金沙集团9500-最新版app下载

愚人唐:华人必读-印度为什么比中国盛产全球CEO

分享到:


时间:  2015-12-29 浏览人数:  905

摘要:华人必读-印度为什么比中国盛产全球CEO

  国外世界500强或美国500强掌门人、硅谷创业公司、哈佛的教授、麦肯锡的顾问、商学院院长多是印裔;在硅谷,印裔就业人口6%,但创业公司占16%;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大体结构:中国人为基层,印度人中层,本地白人为高层;美国印裔只占1%,但在大公司的高管人数仅次于美国本土白人,远超过华裔。

 

  印裔群体的成功远超过了华裔群体的成功,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与华裔比较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16个方面来分析,可以明确地看到印裔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1、硬件相同: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华裔无论从体型体态、还是肤色,与美国主流人群差距都比较大,接纳难度自然大一些;印度人虽然非常黑,和黑人不分上下,但种族依旧是白种人,被美国以白人为主体的主流社会自然接受度更高。

 

2、思维相似:印度曾受到英国190年的殖民统治,英语也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人不但习惯于使用英语交流,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用英语来思考,精英阶层西化程度高。

 

3、性格接近:印度人开放热情的性格和崇尚个性使得他们更加适应欧美文化,印度人能歌善舞,从小生活在大家庭里,容易养成外向和热情的性格,印度人平时就喜欢侃大山和辩论,也使得他们大多巧舌如簧,口若悬河,这些都助力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更加融入公司和团队。

 

4、喜欢交际:印度人十分重视感情的维系,即使平时无事,他们也愿意约朋友和客户喝喝茶,或者是一起去酒吧聊天,天生乐观的印度人十分幽默,一些看似挖苦和讽刺的自嘲,往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在社交上游刃有余。

 

5、抱团文化:强烈认同自身族裔,重视本族裔的团结互助是印度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印度裔精英阶层,很注意帮助本族裔,一个印度经理如果站住脚,在招聘,工作安排上会刻意提携本族裔的人,很快就会有一批印度手下,被提携的人也如此炮制,这样藤藤蔓蔓,形成各种团队,自然在管理职位往上走的时候有更多的竞争力。

 

6、教育国际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印度理工学院等知名学府向欧美输送大量技术人员,印度商学院教育很早就与国际接轨,印度管理学院(IIM),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的帮助下成立加尔各答分校,在60年代又与哈佛商学院联合创立印度管理学院艾哈迈达巴德分校。

 

7、长远的职业规划:事业雄心决定了印度经理人在跨国企业的职场上走得更远,各国在美国的移民群体当中,印裔平均收入最高,在优越的经济条件之下,这些印度裔经理人仍是不满足现状,宁愿自己合租拥挤的公寓楼,花钱去上MBA,不断“折腾”,甚至很多高级经理人辞去工作,自己创立公司。

 

8、善于妥协:印度高管最为重要的特质在于善于领导和管理不同政见的人,印度高管从小生活在多民族国家,从小就擅长辩论,擅长处理与自己意见不同人的关系,热衷于表现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更善于接纳不同意见的人。

 

9、成长环境:印度国内特殊的社会环境还让这些印度裔高管具备了一些与生俱来的天赋,文化具有极强的多样性,这使得印度人接受和融入全新的环境更迅速,而且印度的官僚体系是世界上最腐败、最低效的体系之一,印度商人长期浸淫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精通“Jugaad”(印度俗语,意为“随机应变,想尽办法达到目标”)的奥义。

 

10、谦逊作风:出生卑微决定了他们的管理风格不像盖茨、鲍尔默、乔布斯或佩奇那样强势,而且他们更善于化解冲突,微软的纳德拉总是穿着同样的服装,总是迅速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而道歉,他在行业内以“合作性和老好人式的管理风格”而著称,这与他的前任、以好斗和铁腕著称的鲍尔默大相径庭。

 

11、印度式管理:印度高管倾向于参与式管理,喜欢和下属建立非常深远的关系,这种管理艺术可能来自于印度古老的学徒传统,在上下级之间会建立情感纽带”,印度裔高管的风格,上级会非常真诚地替下属考虑,两者之间往往会建立极强的忠诚感,甚至超越了薪水回报”。

 

12、生态圈:印度裔在硅谷创造出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印度圈生态,包括引荐人脉、设立天使投资,专门帮助初来乍到的印度创业者,当第一代硅谷的印度移民成功打碎职业上的玻璃天花板后,他们还决定要从此互相扶持着前进,他们意识到后来者将面临同样的困境,要想突围,只有抱团;由前人来为后来者打破更多障碍,提供更多经验,开启机遇之门。

 

13、愿意外派:印度国内机会少,印度人远比中国人更愿意到别处去工作,而中国人在国内有更多的机会和不错的薪水,往往不愿意背井离乡出去闯荡;中国主管职位(director)的年薪已经达到13.1万美元,几乎与日本并肩,比印度更是高出三倍;印度这种层次高管的平均年薪只有3.5万美元;中国大陆的高管薪资水平仅比美国低五分之一,比韩国和台湾都要高。

 

14、美国倾向:印度即使发展也不会对美国构成地缘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等方面的威胁,因此印度裔在美国高科技、金融、商贸、教育等领域,尤其在涉及或可能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担任高端职务,自然更令美国人放心。同样条件下,美国对印度裔倾向为印度裔领袖级人物的出现提供了土壤,比如,专门引进高科技人才的H1-B(外籍专业技术人员)签证中的绝大多数被印度人分享。

 

15、管理层控制:美国500强多为小股东管理层控制模式,没有控股老板,在这种模式下,成为企业高管的支持更多来自企业内部的各个层级“群众”的意见,印度人的平衡、妥协能力优势就可以充分发挥;而大股东控制模式,老板最看重的还是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实效与业绩,成为高管的支持更多来自“大股东”,印度人那一套在印度的家族企业和中国的民营企业就不会有那么好使。

 

16、做人底线低:印度人不讲面子,因此少了自傲、狭隘、固执等自念情结,显得从容而谦虚,更加能“忍人之所不能、容人之所不能容”,有了更宏大的胸怀,这是成为管理者的最基本素质。

 

  从上述众多的客观与主观条件来看,印裔群体在美国取得的成功远远超过华裔群体是必然的。

1:印度裔与华裔成功要素的比较

 

  从竞争手段来看,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美国信仰中,崇尚竞争的美国文化还是处于相对公平的自然竞争状态,但印度裔用抱团的办法,首先在局部行业或企业打破了美国自由、自然竞争的平衡,把竞争变得不平等了,自然取得竞争优势,然后又把这种优势逐步扩展开来,涉及到更多行业或企业,形成了更大范围的不公平竞争,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印裔的这种薇甘菊(植物杀手,群落寄生在乔木或灌木,让宿主无法吸收到阳光而枯死)玩法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让个体自由、自然竞争的少数族群处于劣势,将会取得更加耀眼的成功。

 

  曾经有研究报告称,改革开放后的高考状元,没有人成为行业状元或学术带头人,没有人在政治、经济、教育等行业成为拔尖人物,其中相对一部分状元跑到以美国为主的国外去了,也鲜有大成功者。为什么呢?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且世界早已进入大协作时代,单打独斗已经过时,进入价值链甚至生态系统的竞争。

 

  人的成功究竟靠什么呢?当然靠智慧,什么是智慧?估计100人有100个答案,个人认为,智慧=4Q=IQ EQ AQ

  EQ,在大协作时代,大成功需要团队共同来完成:

 

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对事物的理解智慧,修炼主要是提高知识水平;

EQEmotional Quotient)情商:对人性的理解智慧,情商指人的综合心理能力;

AQAdversity Quotient)逆境商:面对逆境的智慧,指人在逆境中的心理抗衡能力;

TQTeam Quotient)集商:团队的集体智慧,集商主要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面对机器做事,主要靠人的IQ;面对人,成为管理者或领导者,主要靠EQ/AQ/TQ能力,即EQ=人际交往能力,AQ=抗压能力,TQ=团队协作能力,比如,TQ低,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一条虫。当然要取得超越常人的成功,这些能力也是相对平衡的,必须达到5433原则,即至少有一Q5(满分),最差的也必须达到3(及格)。中国的高考状元往往是IQ高,EQ/AQ/TQ中甚至不及格,因此无法带领大团队协作,自然难以成为行业的翘楚。

 

  人们又常说“感性做人,理性做事”。理性做事,事靠谱,有力度;感性做人,人靠谱,有温度。中国台湾人喜欢说,这个很“过心”,其实就是很感性的意思,有感觉;中国人偏感性,就是“用心”思考的人,其实侧重右脑思考的人;欧美人偏理性,“过脑”其实就是侧重左脑思考的人。也可以说,人的大成功就是在对人、对事的思维模式要正确,并且如果做到极致,就更容易成功。

 

  理性和感性与4Q是什么关系?简单对应,感性=EQ/AQ/TQ,与人有关系;理性=IQ,与事有关系,大成功就是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并且运用得当。我们把感性和理性、对事对人,做四象限,可以把人的思维模式分为四类,见下图

2,对人对事四象限分类图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