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集团9500-最新版app下载

内容本身不是生意,关系链才是自媒体的未来

分享到:


时间:  2016-03-07 浏览人数:  26

摘要:内容本身不是生意,关系链才是自媒体的未来

自媒体已经是一个几乎是每个网民都知晓的概念了,由于参与者生产方式和角色的变化,从诞生到现在,它在加速了传统媒体的瓦解的同时,也迎来了自己的繁荣时期。各大巨头和新兴平台都陆续进入,包括腾讯的芒种计划、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等,在这其中,仅是微信公众订阅号就高达1000多万个。

但是回望传统媒体,它们也经历过诞生、发展、辉煌、衰变、消亡等过程,自媒体及其组织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吗?流量是自媒体发展的唯一元素吗?未来自媒体将何去何从?

自媒体组织的过去及现在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一种是自媒体的团队化,包括娱乐资本论、机器之心等许多逐渐品牌化的自媒体,已经不是个人操作,而是团队集体运作的成果。另外一个趋势是自媒体的联盟化和组织化,媒体从业者或大的平台公司通过召集同属性的自媒体人形成组织,通过规模化以便更好的变现和发展。这种自媒体组织本身也在进化中。

第一种是早期的自媒体组织或联盟:比如以WeMedia自媒体联盟、犀牛财经联盟等为代表的自媒体联盟,这种组织更多是人员的集合,本身没有独立的渠道和平台支撑,这种组织的作用是一端是集中了客户资源,另外一端是自媒体人的资源,帮助客户做品牌宣传,同时帮助自媒体人变现。这种模式在早期确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各种同质联盟加入、新兴的媒体平台和渠道兴起,品牌自媒体人的独立发展,这种自媒体联盟的发展空间和对自媒体人的帮助越来越有限。

第二种就是流量扶持、平台干预的组织形式:这种是利用平台原有的流量进行转化,例如百度旗下的“百度百家”早期通过邀请制让作者加入到百家平台,同时引入百度联盟的广告模式,入驻作家可以根据流量多少分享广告收成。百度百家依托百度新闻流量资源,为入驻作家提供流量、渠道、内容方面的推广。这种模式在自媒体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但是技术上没有创新,在内容管理上,并没有摆脱传统媒体中编辑筛选和干预的角色,同时由于广告分成的金额有限,平台的优势已经没有当初明显。

第三种是新兴的技术平台、平台不干预内容:例如今日头条,它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个阅读客户端,而是一个内容的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它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信息,连接人与资讯,利用技术手段根据入驻的自媒体人的不同情况进行流量倾斜,开放推送等特权。这点对于自媒体人吸引力很大。去年推出的千人万元计划,扶持头条号创作者,单月获得保底收入。但是由于平台的属性特征,很多用户还只是把头条当做纯粹的阅读渠道,而不是关系链接的阵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很多自媒体人最终的目的是把头条流量和关注转化为微信粉丝。

第四种是腾讯刚刚发布的芒种计划,它综合了流量+技术+媒体+社交属性:在腾讯刚推出的计划里,媒体和自媒体发布、运营的内容,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微信和手机QQ等平台渠道进行一键分发,同时进行广告收益分成。腾讯除了有流量、资金之外,还具备其它平台所没有也是最重要的优势——微信与QQ社交关系链。自媒体人不仅仅可以在这里获得流量,最关键的是可以和读者、粉丝形成有效的互动关系,最终沉淀下来,这是内容生产者非常看重的一点。腾讯这个最大的连接器的进入,证明了自媒体内容黄金时代以及创业风口最好的时机已经来临,这也是小马哥宣称的互联网+战略里连接+内容的具体行动。

公众对腾讯的泛娱乐+、游戏+认知性强,这是因为这些是资本和市场追逐的热点,容易得到关注和传播。对于媒体内容+,从腾讯网、腾讯新闻、微信、地方频道、腾讯视频、企鹅FM等,腾讯一直在布局。在关系链、内容和流量平台搭建完成的基础上,加强对自媒体内容的扶持是必然之举,也在情理之中。

流量是自媒体唯一要素吗?

在平台诸多的扶持政策中,流量是最被自媒体人关注的一个要素之一,但是流量真的是自媒体发展的唯一要素吗?知名的媒体人杨锦麟针对突起的各种新媒体时,在自己朋友圈发表了几点看法:

“一,垃圾流量没意义。不久我们就会意识到,阅读数、点赞数都是浮云。

二,广告模式一定不能持久。包括企业公关赞助费。

三,纯口水的快评只是逞口舌之快,大家也就是看一乐子。还是浮云。

四,内容不是生意本身,而只是过滤人群的入口罢了。”

《认知盈余》的作者克莱舍基说:“数字网络让分享变得廉价,让全世界的人都成为潜在的参与者。想要分享的动机才是驱动力,而技术仅仅是一种方法。”今日头条等新技术平台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媒体内容的传播和分发方式,也给了自媒体人一个新的渠道。但是新媒体最终不仅是靠技术能发展壮大的,新技术确实是了不起的变革,但它却不是新媒体的决定因素,为什么呢?虽然通过技术改变了传播方式和内容分发的渠道,加快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但它自己本身并不会产生内容,技术没有情感,但内容和关系链可以给读者温度。

现在有个趋势愈来愈明显,媒体和内容逐渐成为了入口,成功的新媒体里,广告的收入比例越来越低,更多是靠内容集结同属性的人群,在粉丝社群中靠着电商、活动、营销等方式变现,比如说罗辑思维、凯叔讲故事。纯粹靠着内容变现,看起来是新媒体,其实不过是新媒体的壳,其实是传统媒体的路数照搬到了移动端上,阵地在变,内核没变。单纯的流量支持其实和传统媒体上的发行量没有本质的变化。内容生产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一对多的发布,而是平等的沟通和情感认同,关系链的维护和情感的沉淀将会决定一个内容生产者发展的决定性要素。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提到,“注入我们脑海的是支离破碎的“弹片”(blip)。事实上,我们是生活在所谓的“弹片文化”之中。”其实目前自媒体人也是处于这种离散的弹片文化中,绝大多数自媒体处于小弱散的状态,内容生产的不稳定,变现方法单一,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除了纯粹的流量之外,他们更需要的有序的规划和发展、精准的内容投放、良性的商业变现、有认同感的关系沉淀。

未来自媒体会消失吗?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是自媒体爆发的直接推动力,它导致了各种媒体平台的兴起,改变了内容分发和传播方式,也改变了受众们的阅读习惯,原来的同质化、低效的阅读和传播方式被完全颠覆和改变。那么在未来,随着VR等技术的发展和介入,媒体的生产和传播也有可能迎来更大规模更彻底的变化:

便捷的内容生产:在不久的未来,随着大数据、云端技术特别是VR等多种技术的成熟,目前阅读内容的手机等终端、生产内容的方式,链接内容的客户端可能都会消失,用户目前写作还是专业的制作会再次被打破边界,目前的编写、剪辑等多重操作会被边缘化。也许所有人都会成为内容和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只需要意识操作,相关的内容将会被呈现出来。

个性化体验:手机被称为是人体的延伸,是电子器官,无论是工作生活出行还是娱乐,手机几乎与我们的生活形影不离,那么在未来,物质化的有形终端可能会消失,VR设备不再简单是人体的延伸,而是与人体融为一体。更加的个性和私密化,我们无需在各种场合无需再使用手机、PadKindle等多种设备阅读或感知讯息,新的阅读模式将会直接改变内容的生产和传播。

多元感官体验:手机作为传播主要载体,它几乎占据了人类的全部感官体验。自媒体人通过手机制作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然后通过网络和各大平台传播,受众利用手机,通过视觉、听觉来进行感受和互动。但是在未来,VR技术的发展,会将目前相对单一的体验大幅提升,包括给受众提供包括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在内的多种感官刺激,营造一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氛围。VR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颠覆了记忆和意识的正常形成过程,以更加简单的方式跳出物理的约束,直接刺激大脑神经元细胞,然后产生阅读,包括引发并影响受众的情感反应。

按著名投资人李录的话来说,未来将会“重组知识和智能”,技术所导致的媒介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人和人关系的本质。技术越发达,人们对于情感的需求越强烈,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需要的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呈现,而更多的是人的底层的情感需求,内容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纽带和链接。

内容即入口,内容的意义,不仅仅是简单的媒体,文字或者视频的聚合。它在未来承担着内容是人与人之间关系链的黏合剂。简单的技术或人员维护显然过于单薄。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将会更加离散和分化,只有掌握关系链的平台在这种竞争中才会有更大的胜算。在这个时候,也许不再存在自媒体这个概念,又或者说人人都是自媒体。


XML 地图